为深入研读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策略,2025年9月17日上午,我校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于会议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聚焦“1~6的表内除法”和认识七巧板单元教学,由备课组长金恺彦老师主持,朱士青主任全程指导,六位教师依次进行说课,共同探讨单元重难点与教学实践策略。
一.研思共进,夯实根基
王紫微老师精准定位“平均分”的地位:既是“除法初步认识”的前导,也是“表内除法”单元的“种子课”。通过分析教材编排情境引入,到“判断是否平均分”,再到“动手平均分”,明确本节课需落实“理解‘每份同样多’的本质”“会用操作表达平均分过程”两大核心任务。朱主任强调平均分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按每几个一份的分,第二种直接分成几等份。
二.聚焦“思维进阶”,体现概念生长
周钰斐老师说课认识除法,精准把握认识除法的双重属性,,强化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初步感知“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的关系,让素养目标落地更具体,朱主任补充除法实际上就是减数相同的连减。
三.精准落实,提升除法计算能力
阙靖彤老师的用 1~6的乘法口诀求商这一课,是学生继“认识除法”“平均分”之后,从“算理理解”迈向“算法熟练”的关键转折点,本节课阙老师重点让学生掌握“看除数想口诀”的求商方法,理解“乘法口诀与除法算式的对应关系”,为后续“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解决复杂问题奠定基础。
四.精研练习,提升能力
张文娟老师以1~6的表内除法练习课进行了说课,理解2×6=12,12÷2=6,12÷6=2,这三个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等分除和包含除的两种含义,引导学生用“乘法口诀”串联,强化“一句口诀对应两道乘法、两道除法”的整体认知。朱主任要求抽象数学语言,重除法算式。
五.“拼”出空间感,“玩”出数学脑
金恺彦老师以“小玩具”撬动“大数学”,让学生在“玩”中感知图形本质,在“拼”中发展空间思维,在“创”中感受文化魅力。未来将继续优化设计,让七巧板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魔法工具”,为核心素养的生长注入活力。
六.聚焦趣味数学,降低记忆难度
吴敏老师说课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观察口诀表,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有什么规律?提高学生后一句比前一句多7的推理能力,学生不仅记住了口诀,更理解了“7的乘法口诀是7的倍数规律的数学表达”。
总结引领,明确方向
本次备课活动研讨氛围浓厚,教师们通过深度交流共享智慧,明确了单元教学路径与策略。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备课为新学期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人:周钰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