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备开学 精研“DOK”促成长
——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为确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平稳起步、精准推进,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一年级语文备课组于10月14日开展期初研讨活动。全体备课组教师围绕“期初工作统筹”与“每课DOK挑战单设计”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明确教学方向,细化实施路径。

一、聚焦“起点”,明确期初工作安排
备课组以“低起点、缓坡度、重习惯”为原则,对期初教学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确保教学有序衔接:
1. 教学进度规划:结合新生认知特点,将前一个月定为“入学适应期”,优先开展“课堂常规训练”与“拼音启蒙入门”,放缓教学节奏,后续再逐步推进教材内容,避免学生因难度过高产生畏难情绪。
2. 备课分工协作:采用“主备+辅备”模式,每位教师负责2-3个单元的主备工作,提前梳理教学重难点(如拼音拼读规则、识字方法),并在组内分享备课思路,共同打磨教案与课件,保证教学质量统一。
3. 学情跟踪计划:建立“新生语文能力初步档案”,通过课堂观察、简单口头测试(如认读声母、数数汉字),记录学生基础差异,后续针对薄弱学生制定“一对一”辅导策略,确保全员跟上教学进度。
二、锚定“思维”,细化DOK挑战单制作要求
为落实“以学定教”,引导学生从“记忆知识”向“深度思考”过渡,备课组明确每课DOK(认知深度)挑战单需遵循以下要求:
1.贴合DOK分层逻辑:挑战单需包含4个认知层次,且难度梯度清晰。第一层为“记忆类”(如认读本课生字、背诵儿歌),第二层为“理解类”(如用生字组词、说说句子意思),第三层为“应用类”(如用本课词语写简单句子、给拼音分类),第四层为“创造类”(如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编一句新儿歌)。
2.匹配一年级学情:题目表述需简洁、具象,多用图片辅助文字(如给生字配插图),避免复杂题干;题量控制在3-4题,单题耗时不超过5分钟,防止学生疲劳;答案形式灵活,允许“口头回答”“画图表达”,降低书写压力。
3.关联课堂教学目标:挑战单需紧扣每课核心目标,例如《天地人》一课,需围绕“认读‘天、地、人’3个生字”“理解字义并搭配简单词语”设计题目,确保挑战单成为“检测教学效果、反馈学习问题”的有效工具。
此次研讨活动为一年级语文教学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备课组将持续跟进教学实施情况,动态调整工作安排与DOK挑战单设计,助力新生在语文学习中扎实起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