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共研计算教学
——五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9月24日,我校五年级数学备课组围绕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全体五年级数学教师齐聚一堂,以教材解读为基础,以课堂实效为导向,以作业设计为延伸,展开深入研讨,凝聚教学共识。
活动伊始,备课组长带领全体教师重温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本单元教学定位。老师们一致认为,《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掌握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是小数四则运算的起始内容,更是衔接整数运算与小数复杂运算的关键纽带。教学重点应放在“小数点对齐”的算理理解上,难点在于小数位数不同的加减法计算及运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核心教学环节设计研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李老师提出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验证归纳—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通过超市购物、测量身高等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列出小数加减法算式;任老师建议强化直观教学,借助米尺、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本质,突破认知难点;赵老师则强调要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计算前让学生先估算结果范围,培养数感。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方案:以“校园运动会”为贯穿情境,通过跳远成绩对比、器材购买预算等真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梳理计算方法,总结注意事项。
练习作业设计是本次备课的重点内容。备课组结合“双减”政策要求,遵循“基础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共同设计了三级作业体系。基础层作业聚焦计算技能巩固,包含小数位数相同、不同的加减法口算、竖式计算,如“3.25+1.7”“4.8-2.13”等,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格式,确保计算准确率;提高层作业注重算理深化,设计对比题“5.6+3.24与5.60+3.24”,让学生体会小数性质在加减法中的运用,同时加入改错题,针对性解决“小数点未对齐”“忘记补0”等常见错误;拓展层作业强调实践应用,布置“家庭购物预算”实践任务,让学生记录一周家庭购物清单,计算总支出、结余等,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在组内交流评议环节,老师们对共同设计的教学方案和作业体系进行全面打磨。沈老师建议在基础作业中增加估算题目,培养学生验算习惯;许老师提出拓展作业可增加“数学日记”板块,让学生记录解决问题的思路;侍教师则分享了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的设想,如通过动画演示小数点移动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算理。大家相互借鉴、查漏补缺,对教学流程、提问设计、作业分层等细节进行优化,形成了统一且具个性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凝聚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明确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方向,更搭建了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老师们在研讨中碰撞思维、提升能力,进一步明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本次备课成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注重算理与算法并重,强化知识与生活联结,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