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笃行,聚智启新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活动
金秋九月,我校一年级数学备课组于2025年9月18日上午成功举行了本学期首次备课组活动。本次活动以“单元说课与教学思路碰撞”为核心,旨在通过深度交流,优化起始单元的教学策略,为新生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一、活动开启:明确目标
备课组长孙老师主持活动并明确了会议主旨。她强调,一年级数学教学重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建立数感和空间观念,其意义远超单纯的知识传授。她鼓励老师们不仅要分享教学设计,更要阐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说课展示:思路碰撞
在组长主持下,各位老师依次分享了精心的教学设计。
李老师分享了《加法》与《减法》的启蒙思路。她主张通过“花果山小猴摘桃”等生动故事和学具操作,让学生直观理解“合并”与“去掉”的运算意义,并鼓励学生用三句话描述情境,避免机械记忆,为后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陈老师负责《练习二》的两课时。她提出练习课应是知识巩固、技能提升和思维深化的关键环节。《练习二(1)》通过“计算小擂台”等游戏化设计提升口算能力与规范性;《练习二(2)》则侧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思维训练,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编数学故事,感知数量关系的变化。
孙老师带来了《生活中的位置》单元说课。她计划将课堂变为“游戏场”,通过“听口令做动作”、描述“动物乐园”平面图路线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并初步建立空间与平面的联系,有效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杨老师承接知识脉络,分享了《认识6-9》与《练习三》。在学生已有认知基础上,她更放手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方式自主探究6-9的组成与意义。《练习三》采用“知识闯关”模式,融合数的认识、计算与应用,注重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陈老师聚焦于《得数是6、7的加法》与《被减数是6、7的减法》。她致力于算法探究,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列出所有相关算式,并组织小组合作探讨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如摆学具、想数的组成),鼓励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并初步渗透加减法互逆的数学思想。
三、专家引领:点睛提升
朱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他认为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既“接地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又“有灵气”,体现了核心素养导向。同时,他提出两点宝贵建议:一是强化单元整体意识,共同绘制“知识结构图”以增强教学系统性;二是关注幼小衔接坡度,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合作能力。
四、活动尾声:汇聚前行
本次活动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深入的思维碰撞,老师们不仅优化了个人教学设计,也对学段教学有了更宏观的把握。大家满怀收获与思考,准备将集体智慧付诸实践。我们坚信,在这支乐研善思的团队引领下,一年级新生必将在数学海洋中快乐启航,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