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下午,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在备课组长李雪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上学期第一次组内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以教材第三单元为核心,深度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观察、撰写观察日记,以及对经典课文《爬山虎的脚》进行精细解析,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筑牢根基。(p1)
活动开场,备课组的老师们便深入研读第三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紧扣“细心观察”的主题,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发现。老师们一致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关键在于调动多种感官,从颜色、形状、大小、动态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同时,还应培养学生长期、持续、深入观察的习惯,关注事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探讨“如何写观察日记”这一重要内容时,老师们指出,首先要让学生明晰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涵盖标题、日期、天气等要素。在内容方面,不仅要如实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还要融入自己的观察过程和内心感受。老师们还鼓励学生借鉴教材中的优秀例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进行写作,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观察日记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此外,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日记分享和互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p2)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课文,《爬山虎的脚》无疑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与写作的经典范例。老师们深入剖析课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对叶子从嫩红到嫩绿的颜色转变,以及叶尖朝下、均匀分布的形态描写,充分展现了观察的细腻与精准。而第三至五自然段,则着重介绍了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伸、触、巴、拉”等一系列连贯而生动的攀爬动作,用词精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爬山虎顽强的生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老师们还精心探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以直观的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组织学生以手代脚,模拟爬山虎的攀爬过程,亲身体验其生长的奇妙之处。此外,结合课后习题,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仿写和拓展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p3)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第三单元的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相信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观察和写作的技巧,还能在语文学习中领略到更多的乐趣,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撰稿人:郭可欣
审核人: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