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堂促教研 携手共绘“图形”新篇章
——文靖东路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一次研讨活动
2025年3月10日上午,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在101办公室开展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二)》”为主题的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备课组长金恺彦老师主持,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参与,并特邀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施建峰主任全程指导点评。
活动伊始,金恺彦老师结合新课标要求指出:“本单元是学生首次系统认识平面图形,需通过直观操作和趣味活动建立表象,为后续空间观念发展奠基。”她建议以“感知—分类—应用”为主线,设计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任务。
随后,五位教师分主题分享备课方案:王紫薇老师提出以“教室里的长方形”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书本、课桌等实物,通过描边、拓印等活动抽象图形特征,并设计“拼图挑战”强化认知。阙靖彤老师表示针对正方形与长方形的易混点,创新“魔法盒猜图形”游戏,让学生通过触摸盲盒中的物体描述特征,对比归纳异同。
周钰斐老师想到借助七巧板拼搭活动,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同时融入“图形创意画”,鼓励用三角形组合成生活场景,深化理解。张文娟老师提倡设计“滚动大赛”实践环节,通过对比圆形与其他图形滚动的差异,引导学生发现“圆无棱角”的特性,并链接车轮、井盖等生活实例。吴敏老师提出“校园图形探秘”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寻找并记录校园中的四种图形,制作“图形地图”,实现从课本到生活的迁移。
自由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低年级图形教学的梯度设计”展开讨论,提出“观察先行、操作跟进、表达内化”的三步策略。年级备课组长金恺彦总结时强调:“要把握三趣原则——导入激趣、探究生趣、拓展延趣,让学生在玩中悟、做中学,避免机械记忆。”
教师发展中心施建峰主任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本次备课既紧扣课标要求,又彰显儿童立场,尤其是生活化情境创设和跨学科融合设计值得推广。”他建议进一步探索“图形+艺术”“图形+工程”的跨学科项目,并关注学困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此次集体备课通过思维碰撞与实践经验共享,为一年级图形教学提供了系统化、趣味化的实施方案,展现了教师团队“以研促教”的务实作风。一年级数学组将持续深化集体备课机制,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金恺彦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