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今天是: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课程教学>>阅览文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科学“思做”教研活动

时间:2017/4/5 0:00:00 来源:科学组 字体显示: 阅读:907

为促进科学老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科学课教学水平,东山小学教育集团科学教研组于4月5日上午,开展了以“思做”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由施捷波老师执教《把固体放到水里》,组内其他老师认真聆听并且进行了讨论和点评,在活动结束后还做了认真的听课反思。

本次研讨活动为科学课堂探讨教学热点、难点搭建了平台,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集团校科学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现附活动剪影和听课反思如下:

       

 

  郭丽红听课反思

聆听了施老师的这节课后,着实感叹他在处理几个细节方面可谓独具匠心:

上课伊始,老师以学生所熟知的《乌鸦喝水》小故事引出问题:把不同固体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而施老师在示范石块、木块放入水中的实验时,适时抛出来的追问——石块、木块还有水发生什么变化?——巧妙地引导孩子关注 “沉”与“浮”现象中的固体和水。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孩子在接下来的探究中除了关注固体,还能想到联系水来进行探究,为突破本节课难点做铺垫。

接着,对于学生所说的“溶化”也巧妙地转变为“溶解”,并追问学生:“什么叫溶解”,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只作了不全面的概括,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全面而又立体地认识,施老师继续追问:有些东西在水中散开来,并且还有残渣,那叫溶解吗?学生回答:不是,一定要消失在水里。由此溶解的概念清晰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而这种尊重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步步推进,多层次分析,不浮于表面的思维方式正是小学科学素养所倡导的,虽然这个细节很小,但这个细节却留下了亮点。

在学生进行过实验以后,他又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在刚才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意外的发现?有个学生说:蜡烛头放入水中会变小?(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发现,孩子把想象当成了观察)施老师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说:“水面会漂起一层油。” “油从哪里来?” “大概是有一部分溶解在水中了吧?”施老师很从容地笑道:“真的吗?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 这个环节是课堂上的“外来天体”,因为学生是错误的,所以很多老师可能给予直接的否定,或许以一句“课后再研究”推搪开来,但施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又追求课堂实效,所以,当时他就把这个孩子请上来,让他亲手把一个蜡烛放入烧内,并说:“放入水中一直到下课,因为短时间内不一定看出结果来,轻易下结论太草率,一节课后再见分晓。”孩子相当高兴,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其他的探究之中?? 当时我真的很佩服施老师在此细节上的处理,不急不燥,自然巧妙,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

                      钱世梅听课反思

    今天听了施老师的《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节课,现有如下反思

    首先,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是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人,教师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研究伙伴。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经历、体验、发现”的科学过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活动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同学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研究科学的状态,从而体会到科学研究活动的无穷乐趣。

课堂是一个紧凑的空间,每个设计都要不露痕迹,在每个活动时都给学生带来思考与触动,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他有意识地创设情景使学生的积极性无意识地调动起来,让知识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入学生的心。沉浮研究活动时每一小组都有足够的实验材料:苹果、土豆、蜡烛等,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  

其次,他在教学中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基本兼顾了每个学生,为他们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有效地指导。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做了细心观察,还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发表意见的机会。

    在研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时,先让鼓励学生大胆预测,因为预测也是一种思考,是引导学生勇于探索的指向灯。所以他有目的地选择了多种固体,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地讨论、预测,而且在验证时每人平均可以有四次机会动手实验,真正体现公平研究原则。在学生讨论时,他还不时地与他们一起讨论、验证,给他们有效的鼓励、指导和帮助。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他细心观察,有机地选择小组向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同时进行初步的科学答辩。通过全体学生的交流、讨论,知道有的固体在水中会浮,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慢慢变小,直至消失,有的物体在水中会立即下沉,有的会逐渐下沉。

                        王伟听课反思

    听了施老师的一节课,我感悟颇深。他用乌鸦喝水的小故事导入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氛围很好。

 从乌鸦喝水的故事的导入然后过渡到乌鸦找来了苹果,土豆,蜡烛,铁块分别放入水里,哪些会下沉,哪些会上浮。这个环节施老师处理的比较好,他先让学生猜测,在实验,从而加深印象,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实验得出结果后提出“固体在水中沉还是浮和什么有关系”的问题,继而来探究固体的沉浮跟它的轻重和大小是不是有关系?从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渗透对比实验的注意要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由于课堂时间比较充裕,施老师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之外,又进行了学生思维的开发,让学生比较同样质量的固体和同样质量的水比较体积,我觉得这个设计很新颖,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

黄小军听课反思

《把固体放到水里》主要是通过把固体放到水里的方法,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在一次次实验中,学生会对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感兴趣现。所以,在教学中,施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从预测到验证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首先这个环节有两个层次:一是认识不同的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二是认识不同质量或体积的同一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在学生预测了一个苹果和一块苹果,一根蜡烛和一截蜡烛放入水里,谁沉谁浮后我做了演示;开始实验了,先把一小块苹果扔进去,符合预测,它浮起来了;当把一整个苹果放进去,结果出乎很多学生的预料,许多学生产生疑问讨论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在这个时候的学习是最积极的,他们都会主动的去探索原因。安排这个活动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固体的沉浮现象,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后,以问题的形式激起学生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情况欲望,设置悬念,做好下一节课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