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今天是: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课程教学>>教学研讨活动>>阅览文章

聚焦表内乘除法,筑牢运算根基 ——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时间:2025/10/21 12:25:14 来源:朱士青 字体显示: 阅读:206

为精准把握低年级数学教学核心,破解表内乘除法教学难点,20251015日下午,我校二年级数学备课组全体教师在A座教师阅览室开展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围绕“7-9的表内乘除法”单元展开,由备课组长金恺彦老师主持,教务处朱士青主任全程参与指导,六位教师逐一说课,共同梳理课时逻辑、明确教学重点与实践方法。

 

一、巧设情境,让7的乘法口诀“活”起来

吴敏老师率先就7的乘法口诀”进行说课。她提出,本课核心是让学生自主推导7的乘法口诀,难点在于理解口诀中“相邻两句相差7”的规律及记忆口诀。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拼七巧板情境为载体,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具体数量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再自主编出口诀。主任补充建议:“可制作7的乘法口诀卡片,结合‘开火车’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同时重点突破‘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等易混口诀,用实例强化理解。”

 

二、以口诀为桥,打通7的乘除关联

王紫薇老师聚焦“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强调本课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关系”,难点是能根据除法算式快速匹配对应乘法口诀。她设计“分花环”教学情境:已知有28个花环,每7分一份,求能分几份(等分除);已知有28个花环,平均分给4个同学,求每人分几(包含除),通过两种除法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求商需想‘除数×( )=被除数’”。主任点评时指出:“要多设计‘一句口诀对应两道乘法、两道除法’的对比练习,让学生直观感受乘除互通,避免机械套用口诀。”

 

三、联动旧知,让8的乘法口诀“顺”出来

阙靖彤老师以8的乘法口诀”为课题分享思路,主张以“2-6的乘法口诀”为基础,引导学生迁移推导方法。她提出,教学中先让学生回顾“相邻口诀相差对应数字”的规律,再通过拼摆8个一组的小方块,让学生数一数、算一算“2组有多少个”“3组有多少个”,自主推导8的乘法口诀。同时,针对“三八二十四”与“四六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与“四七二十八”的易混淆点,设计对比表格,标注差异点帮助区分。主任对此表示认可,并建议:“可结合‘8只螃蟹8张嘴’的儿歌,让口诀记忆更具趣味性,降低低年级学生记忆负担。”

 

四、聚焦应用,让8的除法求商“实”起来

张文娟老师围绕“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强调本课需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实际应用方法,难点是能根据问题情境判断用除法解决。他设计“整理图书”情境:图书馆有48本故事书,每8本放一层,求能放几层;有48本故事书,要放在6层书架上,求每层放几本,引导学生先分析“求份数”还是“求每份数”,再对应找8的乘法口诀求商。此外,他还提出设计“错题辨析”环节,针对“用错口诀”“混淆乘除”等问题,让学生自主纠错,深化认知。

 

五、突破难点,让9的乘除法教学“透”起来

金恺彦老师最后就9的乘法口诀”与“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行整合说课,指出9的乘法口诀数字大、记忆难,且求商时易与78的口诀混淆,是本单元重点难点。在求商教学中,结合“9个灯笼挂一排,72个灯笼能挂几排”等问题,引导学生先想9的乘法口诀,再准确求商。主任高度评价:“手指记忆法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建议在后续教学中推广,同时加强7-9乘法口诀的综合对比,帮助学生形成完整口诀体系。”

 

六、总结引领,锚定教学方向

活动尾声,朱士青主任对本次集体备课进行总结。他强调:7-9的表内乘除法是学生后续学习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既要让学生记准口诀,更要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各位老师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方法迁移,后续教学中需进一步强化‘情境—算式—口诀—应用’的闭环,通过游戏化、生活化的练习,让学生筑牢运算根基。”

本次集体备课氛围热烈、研讨深入,教师们通过思维碰撞明确了7-9的表内乘除法”各课时的教学路径与突破策略。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备课为新学期低年级数学运算教学找准了方向,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口诀记忆难、乘除应用乱的问题,为实现“轻负高效”教学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4.JPG

                                        撰稿人:阙靖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