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瑰丽海底,感悟纯真向往
——四年级备课组第七次活动
6月3日上午,四(5)班的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展开了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旅程,共同走进安徒生笔下那瑰丽奇幻的“海底世界”,深入赏析了经典童话《海的女儿》的开篇部分。
一、初探海底,整体感知
课堂伊始,同学们在周玉晶老师的引导下,首先回顾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安徒生的生平与成就,增进了对这位伟大童话作家的了解。接着,大家通过朗读课文、梳理段落,快速把握了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奇幻,感受魅力
教学的核心环节聚焦于“感受童话的奇妙”。同学们被文中描绘的“海底世界”深深吸引。同学们热烈讨论着文中那些令人惊叹的意象——珊瑚砌墙、琥珀为窗、自动开合的珍珠蚌壳屋顶;花园里火红深蓝的树木、亮如黄金的果子、燃烧般的花朵、蓝似硫磺光焰的细沙;还有那沉静海面下,如同“紫色花朵”般绽放光芒的太阳。
三、聚焦人物,解读心灵
课堂的重点自然落在了那位“最小的海公主”——小人鱼身上。通过合作学习,同学们细致研读描写她的语句,逐步勾勒出其鲜明的形象。最打动同学们的是她内心对“人类世界”无法抑制的强烈好奇与向往。她将花园布置成“圆圆的太阳”,只种“像太阳一样红的花”;她最大的乐趣是听人类世界的故事;她“渴望得厉害”能浮上海面,常常“透过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这份沉默外表下蕴藏着对未知世界炽热的憧憬和“富于深思”的特质。
四、激发想象,延伸阅读
课堂尾声,周老师鼓励同学们发挥创造力,预测情节:人鱼公主救了王子之后,还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故事?同学们踊跃发言,构思出各种充满想象力的后续情节、新人物和可能的结局,课堂气氛活跃。
本节《海的女儿》阅读赏析课,不仅带领同学们领略了安徒生笔下如梦似幻的海底奇观,更引导大家深入小人鱼的内心世界,感受那份纯真、沉默却无比强烈的对外界的向往与好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剖析以及想象力的激发,同学们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力和创造性思维,也为深入阅读整部经典童话乃至探索更广阔的安徒生童话世界埋下了兴趣的种子。期待同学们在后续的整本书阅读和作业创作中,继续挖掘这部不朽名作的深刻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