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复习策略 助力提质增效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期末教研活动
复习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期末,新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教师们都准备开始有序的复习准备工作。为了切实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复习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和提高核心素养。12月6日上午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以“共研复习策略 助力提质增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德法期末教研活动主要分为三个议程。首先,教研组长杨斌老师以“聚焦课堂 提质增效”为主题,围绕各年级如何进行复习进行分享。她分别从复习内容、时间安排、复习方式和具体做法四个方面做了全面的解读。
在复习内容方面,杨老师提出可以根据各年级教材内容将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复习。在复习时间上,各年级根据期初计划表的安排进行复习。
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复习课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法律知识,一是优化知识结构,理清知识脉络;二是理清要点和难点,巩固基础知识;三是根据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巩固;四是联系生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大家可开展班级之间开展竞赛;运用复习资源,让学生说一说、选一选、画一画等;布置过程性的作业,并分享作业成果。
组内其他教师们也对自己在复习阶段的经验和反思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大家结合课例和教学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大家纷纷表示复习课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知识系统化、关联化,也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学科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由此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新授课过程中,知识点是伴随着课堂活动一点点生成,知识点之间只在本节新授课中有着简单关联。而复习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个单元、一册书的基础上开展的,此时对于知识点掌握的要求已经有所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整理、构建,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关联化,进行知识框架的再构建,对于全面、丰富的掌握知识尤为重要。
道德与法治课,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课,更应该是立德树人的课,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到过德法课的重要性,那就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因此每一章节的设置,每一课时的安排都有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复习课虽然是以知识复习为主,但情感价值这块依然不能减少,或者说应该增强,并且不是生硬的最终“升华”,它应该贯穿在复习课的每一个情境的设置中,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复习课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效率,用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主旨重新思考和定位复习课的教学功能。我们要立足教材、落实课标,根据学生双基的掌握情况和知识内容的重难点进行引导,给出复习的总体方向,让学生有的放矢,放而不乱,放而有效。
复习课在形式上要求创新,希望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复习课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是熟悉的,所以学生存在着学习的厌烦,如果老师再一味的“满堂灌”、“一言堂”那复习效率就大打折扣。
在上复习课之前,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会转变教育观念,要学会适当放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驱动力。与此同时,要关注基础,做到“实”,掌握科学方法,做到“悟”,注重学习习惯,做到“养”,丰富课堂形式,做到“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复习课独特的功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学,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参与,并给出适时的提醒、提点。
最后,孔玉双副校长做了总结。孔校表示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进一步加大。这就对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的教学方式要赶紧转变了,不只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更新理念,给学生全局性引领;对于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观察社会、体验生活。在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系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既要把整体知识分解为一条条易于接受的知识条目,又要注意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要搞清一单元、一课、一目的内在结构,又要挖掘不同单元、课、目之间的有机联系,使知识以网络化呈现;既要注重强调知识结构,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又要能自由地发现知识,并从中领悟创造知识的方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