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语言大师”的表达之妙 做“富有情趣”的浪漫之人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二次活动
3月26日,四年级语文备课组以“聚焦核心素养,探索教学新径”为主题,开展了《母鸡》课例研讨活动。焦婧璇老师立足新课标理念,通过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老舍笔下母鸡的形象与情感变化。课堂以“作者为何从不喜到敬佩母鸡”为主问题,串联起文本细读、批注感悟、小组合作等环节,学生在语言品析中感悟母爱的伟大。
课堂上,焦老师先带领学生回顾了本单元的动物明星,顺势导入新课的学习。通过找出作者对母鸡前后态度及变化原因,梳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焦老师带领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调查母鸡的“黑历史”,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圈画关键词和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到母鸡的“讨厌”。
焦婧璇老师以生动的教学语言、层层递进的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母鸡的形象特点。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而高效。焦老师的教学不仅注重文本解读,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语言之美、情感之深。
课堂尾声,焦老师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生活中让人又爱又恨的动物,实现了学以致用。
课堂结束之后,进入了评课议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对焦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大家一致认为,焦老师的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张永虎特级教师点评:
焦老师的课堂非常扎实,在课文中走了几个来回。多次朗读课文,一读,了解文章梳理脉络;二读,研究如何写声音难听;三读,结合关键词感悟情感。孩子在文本中自读自悟,加深了对文本的印象。
从写作训练来看,在本课中,焦老师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跟着名家学写动物”之下的“体会同家异篇的写法异同”这一子任务。这一任务既是承接前一篇课文《猫》对比思维中“初步感受不同作家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方面的描写”,也是为后一篇课文《白鹅》“自主运用比较思维体会写法特点”作铺垫,通过多文本的阅读与比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单元语文要素得以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