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靖东路小学美术教研组第三次活动
为了继续推进成长型思维课程改革,文靖东路小学美术组教师在2021年11月9日上午齐聚301会议室观看《小挂件》、《海洋怪兽》和《自然现象》三节录像课。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我校美术教师的整体水平,加快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
教研内容安排如下:
首先,就参加的区级中心组成员、教研组长会议内容进一步进行学习。
其次,《小挂件》、《海洋怪兽》和《自然现象》三节课进行评课,提出意见和改进学习之处。
最后,根据会议精神,制定本组的工作计划和内容。
陈菲菲老师听课反思:
(一)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没有到”,作为领航者的我们也需要继续学习,提高自己不足的地方。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想把学生培养好,可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刚开始工作时遇到手工课程基本是跳过,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引导学生。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都无法把握好教学,那么我们再谈其他深层次的素质培养,无疑就是“无米之炊”。因此加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师德教育,不断提高美术教师的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
(二)调整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手工制作是一件很耗时间的学习,而小学美术课堂的时效很短,一节课才40分钟,如何有效地利用这40分钟,把教授方法、学生学习、练习创作、呈现作品这些教学环节完成,是值得很多教授手工课的教师持之以恒研究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运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一课事先告知学生主题,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集体构思,集体创作,提高学习效率。
(三)融入多种媒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多次尝试把多种媒介融入手工课中,发现学生比起日常的绘画课更期待手工课的到来,笔者仔细分析原因,最终源于媒介,媒介的趣味性、新鲜感。在这些制作行为中,学生获得体验、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动手实践锻炼,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
(四)开发学校资源,尝试手工课程开展方法我们虽然改变不了美术学科的课时总量,但可以利用课时以外的机会,如:学校每周开展的社团活动,可以在每个年级内开展,这样就能保证除美术课以外每学期都可以让学生有不同的、系统的手工学习体验,可以开展美术社团,如彩泥基础制作﹑创意折纸、景泰蓝工艺画及彩泥创作画等。
张越老师听课反思:听了宋老师三年级的小挂件课后颇有感触,教师教学过程循序渐进,从单个的小挂件到成串的小挂件的制作过程介绍的十分详细,简单易懂,最后作品成串的小挂件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看出平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手工技巧上下了功夫,学生们手工的基础扎实,做起来熟练不生疏。制作小挂件时学生分工明确,用材新颖,给我们听课老师带来很大惊喜。我觉得重点可以多放一些成串小挂件的制作上,注重学生的反馈,主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决定,用更多的装饰方法,这样更利于开学学生的想象力。
丁钰老师听课反思:《海洋怪兽》一课,符合学情。但在想象和组合怪兽时,没有突出某一种动物,所以导致学生创作怪兽特征不够明显,学生的作品不够个性化。教师上课的表达方式还不够准确,呈现方式不够突出,教学流程和思路需要完善。《自然现象》一课,适合低年级学生,趣味性强。但在课上教师讲的多,互动少。最后课堂总结性不强,需要给学生梳理,教师示范环节要体现教师基本功。本课可以欣赏大师作品,比如《日出印象》、《星月夜》,这些都是自然想象,而不只是火山,学生最后画的最多的也是火山,学生思路没有打开。
王慧颖老师感想:这次活动我主要听的是小挂件这一节课 。教学过程较简洁明了,复习了上一节课的二方连续纹样,让课程更有连续性。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质疑,促进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环节,变废为宝的展示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中的垃圾来制作小挂件,让生活更美丽。
赵佳妮老师听课有感:宋老师的小挂件一课课堂教学流畅简单,学生上手较快,但导入的形式不够新颖;高老师的海洋怪兽一课课堂纪律良好,教师课件制作精美,但教学内容过于繁杂,学生对于山海经了解甚少,呈现的作业颜色为黑白,欠缺美感;仲老师的自然现象一课教师语言简练,学生素质总体较高,但由于老师的范画单一,学生的作业较为统一,缺乏创新。
贾业婷老师听课反思:听了高老师的《海洋怪兽》一课,产生了一些思考。本课结合了《山海经》等传统艺术文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一些美术课中关于美的特质与思考,作业使用了黑白的版画,少一些海底的灵动感,也少了一些与海洋的联系。整体高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各幅范画也十分精美,课堂流程完整流畅,环环相扣,值得我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