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龙进行到一半时,盛慧主任提出一个观点:在以往的诵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诵读的三字经啊,千字文啊等等不甚了解,只是有口无心的诵读,那么全脑诵读到底是“不求甚解的读”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虽然沙龙还在继续,可是这个问题还困扰着我。
“不求甚解”,这是东晋文学家、大诗人陶渊明对待读书的一种态度,或曰读书方法。深思,实在是高明之极。这里所谓的“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的意思,指的一种读书方法。第一层面上的意思:读书不讲求全部、全面地强记、深究。看不懂的内容或地方,可以暂时绕过或者放下不做深究。因为人的精力不仅达不到,而且也没那个必要,强求去做,只能影响阅历面和阅读速度,且劳神伤体,如嚼石蜡,事倍功半;第二层面上的意思:“好读书”,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与自己有关联的知识层面,要做精研细凿,求其甚解。这才有陶公的后一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想到自己在教学中每一次阅读教参,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自己尚且如此,学生更是很难深入理解,为什么我们不该满怀等待花开的美丽心情。我以为在文小这样的教学现状下,“全脑诵读”与“不求甚解” 是相通的,不是完全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每天进步一点,每天理解一点,每天向全人教育迈进一步!从“不求甚解”真正走向“全脑诵读”!
供稿人:王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