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江宁区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全镇各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同时也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扎实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着力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025-86111958.
二、总体目标
1.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保障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常态化。
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王红梅
副组长:朱本飞、黄小军(分管校长)
工作小组
组长:王孝玄
组 员:全体教师
音乐播放:谢 飞、史叶玲
安全巡视:王 鑫 张苏超 朱士青 陈 建
应急救护:张传琴
后勤保障:魏 进
1、分管校长职责要求
(1)认真贯彻实施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工作,组建能使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工作良性运行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
(2)主持制定好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工作计划,保障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工作的基本条件和活动经费。
(3)切实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工作的宏观管理,为各年级组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4)按上级部门的要求,根据学校学生的班数比例配齐配足体育教师,不断优化校园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
(5)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对体育 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
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
2、具体分工职责要求
1、朱本飞(课程教学中心):
(1)协助体育教师切实把课外体育活动实验工作落到实处,并做好与其它各部门的协作。
(2)以年级为单位,督促本年级班主任和体育教师为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3)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监督本年级科任教师不占用学生体育活动时间,授课不拖堂,不随意加课,不留过量作业,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徐雅倩、王建(学生成长中心)
负责学校办公室有关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文件的收集和文档装订工作;负责学校有关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的记录及文字整理归档等方面的工作
4、戴玉、方康
负责学校学生参加体育卫生健康教育课的课外教育方面的活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及活动后材料的收集和文档装订等方面的工作
5、曹晓乐、言蔚旻
负责学校体育、卫生教育课及开展体育传统项目活动所需要器材、设备等物质材料准备、购置及设备的保管、维护、修理等工作
6、王孝玄
负责做好学校日常二课一操的教学、教研和组织工作,负责制定并实施学校学生日常的“阳光活动一小时”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带领体育教体研组一道做好学校校运动会和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并负责将上述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
7、王鑫
负责做好学校教职工体育、卫生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安排好教职工体育运动会、健康卫生知识考试竞赛和课余时间参加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并负责将上述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收集、归档。
8、姚雪、刘卫卫
负责做好学校体育卫生及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工作,做好学生个人健康技能和健康卫生知识材料的提供和技术指导工作;协助教务处做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课本、教师教案及备课笔记本的检查、归档工作;做好《学校体卫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并按规定统计好相关数据,及时做好检查验收时所分担项目材料的建档、归档工作。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让学生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坚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使学生体质健康指标逐年提升。
3.坚持面向全体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结合原则。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在普及的基础上要加强学校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训练,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4.坚持体育教学大课间和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个学习日有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创建中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田径运动会、达标运动会、主题鲜明的集体体育项目、具有地方特点的学生体育活动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坚持“健康第一”和保证安全相结合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工作责任,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实施内容
(一)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时,认真上好体育课。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学校应建立严格的体育课程管理机制。
2.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和实施体育校本课程,丰富阳光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能力,保证每人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切实加强体育教学管理,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切实规范师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坚决杜绝体育教学中的随意性和“放羊式”现象,保证完成每一节体育教学目标;克服体育课堂教学忽略运动密度、运动负荷的倾向,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负荷较大的内容,尽快提升学生体能和运动素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
1.大课间活动。各校应根据实际合理安排进行,时间不少于30分钟,要纳入课程计划。各学校可选择以下活动内容:
(1)眼保健操。(上下午各做一遍)
(2)广播体操,学校武术操和自编放松操
(3)自编素质练习。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做原地徒手或带器械练习(如原地俯卧撑、立卧撑、高抬腿、收腹跳、原地单脚跳、跳绳、呼拉圈等)各班可以采用一人做、一人数,然后交换做的形式。
(4)分组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进行跳长绳、篮球操活动。
(5)跑操活动。各班根据体育组的要求在音乐伴奏和班主任带领下有序进行跑操运动。(班级一路纵队和学校以班级形式,具体以体育组安排为准)
(6)整理活动。组织学生做好放松运动,调整好学生的身体状态,以便上好下一节课。
大课间活动的设想与实践要充分体现群体性,让全体师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要使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其自身价值。
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定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学生每分钟的脉搏次数最好控制在140次以内,利于疲劳消除和体力恢复。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内容和活动量也要进行科学地调整。
开发大课间活动是,要立足学校的实际学生发展的情况,把大课间活动按主题进行整体设计,创编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大课间活动。
班主任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管理者。要明确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在安排课时应把大课间活动作为课时量安排给班主任。
2、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
(1)学校应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严格执行。
(2)教学日中没有体育课和没有出早操的当天,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学生、内容、指导教师“五落实”。
(3)下午课后,在班主任、体育教师、体育委员的组织和参与下,进行体育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身体素质练习、跑步等活动。
①充分利用体育园地的各种器材设施,创编各种组合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②与游戏相结合。选择适合不同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③自主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组织下,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球类比赛、呼拉圈等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3.体育社团活动。通过大力开展社团活动,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激励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外活动,在小学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每学期初,由班主任协助组织报名。学校设轮滑、啦啦操、篮球球、足球、跆拳道、趣味田径、羽毛球、跳绳等实行分别管理。
4.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根据教育局要求及本校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改革学校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或体育节,每年秋学期“十一”节前后举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达标活动,要经常举办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单项竞赛活动,让运动会、体育节和体质健康达标活动成为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弘扬阳光体育精神,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重视和加强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创编群众性学生竞赛项目,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建立活动机制,每学期举行4-5次单项体育活动和竞赛,所设项目全校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做到“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使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提高技能,养成习惯。
(三)切实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
要按规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要求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并且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国家教育部数据库中心。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刘宁花校长任组长,邓涛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其他工作人员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顺利实施阳光体育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努力改善学校体育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保障学校体育设施、设备配备和改造以及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培训的需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配备体育设备和器材。
3.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工作,建立学校体育专业人员信息库,完善培训制度。依托市区教育局教育发展规划、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加大体育兼职教师专项培训力度,利用校内外体育资源,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提升我校体育教师水平。
4.完善机制,加强监督。我校将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各班级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之一,定期组织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检查,对取得明显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对不能保证体育课课时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班级给予通报批评。
5.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学校体育组及德育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树立典型,总结和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阳班级,分层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优秀班级的示范和带动效应,健全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七、有关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班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把开展阳光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各班要在体育组的指导和配合下,有组织、有步骤的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把阳光体育活动与推动课程改革、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结合起来,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3.各班要结合本班实际精心谋划,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保安全。要将阳光体育运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科学安排。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班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站、橱窗、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全校师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5.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学校将逐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空间。
6.规范管理,提高要求。学校要切实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要求体育教师期期有教学计划、有工作总结、课前认真备课、按要求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使每位学生都能运动起来,达到要求的运动负荷;对师德师风差、不爱岗敬业、得过且过、业务水平低的体育教师,要进行批评教育,督促整改。
7.建立大课间实施管理评价制度,做到“三到人、四落实、五到位”(“三到人”:一是领导责任到人。领导要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班主任责任到人。班主任的责任是:(1)组织本班大课间活动;(2)亲身参加大课间活动,影响、鼓励和教育学生;(3)指导学生大课间活动。三是体育教师责任到人。体育教师的责任是:(1)按照季节特点安排大课间活动的内容;(2)负责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指导。“四落实”:每个班活动器材落实,活动场所落实,活动时间落实,值班领导落实。“五到位”:领导督促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各方协调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参与人人到位),确保活动过程有序进行,取得有效。